10月28日,县一医院急诊科,科主任徐勋宏出现在记者面前。他目光坚定、高大帅气,思维快、语速快、走路快。
前一天晚上,在饭店吃饭的小宋突发心脏骤停,被紧急送到县一医院急诊科,徐勋宏为其做了六个循环的心肺复苏。50分钟后,22岁的小宋恢复了生命体佂。按规定,心脏骤停病人经过30分钟抢救后,若仍未恢复自主心率,医生可以放弃,但“徐超人”的坚持,挽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据浙江省医学会统计,每年杭州地区在医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只有10多个人。而小宋的起死回生,便在其中。徐勋宏说:“看着小宋一家人的笑脸,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在任何一家医院,急诊科都是最忙最累的一线科室,是救治老百姓最直接的科室。我县40多万人口,按规定,县级医院应配备15名急诊科医生,而现在,县一医院急诊科只有4名医生。
4名医生,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坚守与忙碌,练就了他们的“超人”本领。参加工作16年,徐勋宏没休过一个年休假,每年春节,只有两天休息。曾有一个春节,他一天一夜接诊了87名患者,其中20多个是重患。数九寒冬,忙完回到家,换下被汗水湿透两层的衣服,“超人”倒头就睡,老妈看儿子累成这样,坐在旁边叭嗒叭嗒掉眼泪。
徐勋宏说,急诊科医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待遇低,就怕患者和家属不理解。
上个月,一名官员模样的人出了车祸,头部出血。当时,医生们正在抢救一个休克、一个心衰的病人。这名伤者感觉被“怠慢”,投拆到相关部门,要求处理当班医生。“觉得特别委屈,医生处置的顺序肯定是按病情的,生命最重要啊!”说到这儿,铁汉眼圈泛红。
在所有医院,急诊科安排的一般都是男医生,县一医院也不例外。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时会面临身体攻击,尤其是夜间醉酒的患者更加危险。一次,徐勋宏正在写病历,一个醉酒患者抡起椅子就往他身上砸。仅今年上半年,徐勋宏就被打了三次,也去派出所做了三次笔录。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没有太多的生存压力,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渴望心理的沟通和抚慰。但在急诊科,他们对患者病情的处置都是在行进中,行进中定治疗方案、行进中下医嘱、行进中讨论施救措施……而对简单的沟通和心理的抚慰,“超人”们有时确实无能为力。面对个别人的不理解,“超人”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记者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