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以往的情况下,只能对产妇进行子宫切除,永久失去生育能力,这对产妇一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放射科主治医师方静平欣慰地讲述着上半年一场记忆深刻的DSA手术过程。
在DSA手术室,类似这样紧张但温暖精彩的故事,总是在上演着。一位大咯血患者被推入手术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诊,由于严重失血,血氧不足和窒息死亡,大咯血的死亡率高达50%-100%,通过DSA手术快速止血治疗,与死神赛跑,抢得生机。
2016年3月12日,淳安县内唯一的一台飞利浦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投入使用,介入治疗中心揭牌。放射科方静平医师和同事们利用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延长了双手,扩大了视野,不用切开人体组织,通过米粒大小手术切口,治疗许多过去无法医治的疾病。一年半时间,完成造影手术800余例、支架手术200余例。
“每次看到原本堵塞不通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与此同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电图趋于正常,总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副院长郑成根介绍借助DSA平台,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成功开展手术200余例。他深有感触,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介入治疗。不仅创伤小、痛苦轻,而且身体恢复快,一般病人介入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3到5天可以出院,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小。
像其他医生一样,DSA急诊手术似乎常常在最不希望出现的时候如约而至,比如在恰好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准备下班的时候,在酣梦沉睡的夜晚,在寒风料峭还细雨蒙蒙的时候,又或者刚和家人相约外出吃饭的时候,当熟悉的值班号码在手机屏幕上闪动,唯一能做的就是穿好衣服或和家人说声抱歉往单位赶了。当手术完成,拖着疲惫的身躯,把病人安全这一消息告知家属,看到他们高兴激动的表情,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者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