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金峰乡的人大副主席方旗琰,被前来寻求帮助的村民难住了。问题说起来也不大,一户农家不知什么原因断电了,想找个电工也没找着,只好来乡里问。面对看似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方主席却为难起来。原来,别说村里找不到电工,就是乡里也早就被电工的问题整得头疼不已。
电力维修需求大
农家请不到电工
淳安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地区广,农民众多。然而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懂得高科技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了,赚钱回家后,各种新房建了起来,各色新式家电留了下来,用电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于是,在用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用电问题。如造新房时需要连接电路,老房子线路老化需要重新修整,不当的使用导致电线短路等各种问题。农村里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根本没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而如果不能及时请来电工处理,用不上电还不用说,如果因此导致夜间老人行动不便而摔倒,或是线路老化漏电引起事故,引发火灾,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然而当电线电路出现问题时,电工却是千金难求。
淳安作为一个大县,大多数乡村距离集镇较远,出现用电问题时,想要请电工回家维修,一来成本太高,维修费交通费一个小小的问题动不动就要花去上百元。而更加尴尬的是,大部分电工承接镇上居民的维修工作就已经非常忙碌,如果下乡维修,距离远时间长,不仅赚不了多少,还要失去好几单生意。这就导致许多电工根本不愿意下乡,农民愿意付钱也很难请来电工。
私自维修没保障
事故频出少安全
面对维修需求大却无法及时请到电工的情况,农民们只能采取权宜之计:找村中懂电的村民处理问题。然而这些所谓“懂电”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只是对电力维修一知半解,极少经过专业的培训,也缺乏相关的专业器材和制度保障,时常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导致伤残甚至死亡。
这样的事故不止一例。在金峰乡殿峰村,一户村民家新婚建房,需要找人接电线,因为找不到专业电工,只能请村里某位“懂电”的村民帮忙,结果在接电过程中村民触电重伤,花费了几万医药费。而在景山村,一位村民也在接电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防护措施,从楼梯上摔下,当场死亡。而这些事故对于有专业知识和维修设备的专业电工而言,都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有些村民为了图方便,经常请人私拉电线,有些村民则因为嫌麻烦,对于已经老化的线路不及时请修,导致火灾事故频发。没有电工,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已经从不方便上升到不安全的程度了。
专业培训需跟上
制度保障不可少
面对老百姓的诉求和现实困难之间的矛盾,难道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吗?方旗琰不这么认为,他说:“其实电力协管员制度以前是有的,每个村和乡都有配备电管员,负责解决乡里和村里的用电问题,钱则是电力部门和乡里补助。现在也可以仿照那时的制度。”
金峰村的吴会计就曾是乡里的电管员,即使到现在,小小的金峰村里大小电力问题,大家也还是会找他解决。对于待遇问题,吴会计也有些小建议:“我做了十多年这个事,都是不要钱的,以前路难走,也还是跋山涉水去解决问题,现在只能在附近帮帮小忙了。如果能有一些补助,当然是最好的。”
而对于具体如何操作,方旗琰说:“可以由电力部门统一组织,在每一个行政村中挑选一名常驻村民教授其电力维修的知识和技巧,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力问题,然后在乡一级设立电管员,协调处理比较困难的、重大的电力维修问题。如果有政策补助和完善的管理办法,并从制度上规范他们的待遇以及操作规范,购买人身保险等,这样一支电力协管员队伍,应该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