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金融广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老人要更细心
  所谓银行,就是指经营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可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每个老人都要跟银行打交道,这其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了。真希望银行能多为储户、为老人着想”。已经退休的刘文军老人告诉记者,每个月15日他都会去银行取养老金,可银行的服务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办理业务得填这个表、那个表的,我自己也搞不懂,每次用每次问,问了之后也记不住,等下次去了还得问,一来二去工作人员就来了情绪,加上有时也听不明白,或多或少会招来白眼。”

  从事出纳工作的方女士常常跟银行打交道。她说:“去银行多了,发现老人们常常会看不清楚单据,所以作为银行可以提供眼镜、信封什么的,让老人们存取钱更安心一点,另外老人们不清楚相关收费的时候,柜员可以多一点耐心慢慢讲给他们听,还可以放置类似挂历的册子,里面写上主要常见的收费、免费项目内容,让老年人也能一目了然……我想,如果能从各个细微处为每一位顾客着想,那才真正是老百姓的银行。”

  “茫茫人海中相遇皆是缘分,作为银行工作人员为什么不真诚地好好接待人家呢?”千岛湖新闻网论坛网友“春天里”发帖说,每月中旬,银行柜面上很多老爷爷老奶奶来取养老金,而一些老人喜欢把养老金一次全部取光,因为有的老人的卡是有水电费代缴的,如果取光,代扣时无钱可交,一旦补交又要来银行很麻烦,作为工作人员可以主动帮老人查看一下明细,提醒下他们多好。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实行人性化服务,银行也不应例外。”陈淑娟女士说,有一次她去银行汇款,看到有位老人家进了营业厅的门,旁边的保安就迎上去搀扶他,并不住地提醒:地面滑,当心脚下。虽然可以看出老人腿脚挺利索的,可是银行的这个服务细节让大家感觉心里很温暖。“不管是他们领导安排的,还是工作人员自己的行为,最起码,银行有这个服务意识,老百姓就是高兴!”(记者 邵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金融广场
   第04版:副刊
银行VlP,谁人欢喜谁人愁?
换张银行卡 徒增了烦恼
合理投资 谨慎理财
小心单元门上的贷款招贴
服务老人要更细心
银行窗口工作效率币民议
遗失声明
关于新安大街95号房屋拆除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管制的通告
股贷通:股票可质押贷款
今日千岛湖金融广场03服务老人要更细心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