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接到一位读者的来电,这位读者反映了一个问题。他说:“我有一个亲戚,说自己有一笔钱存定期,后来我这里缺钱就向他借了,他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当我去拿存折时才发现,他拿在手上的却是一款三年期的理财产品。如果提前取,那收益就没有了。”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现在这种情况邮政银行、农行特别厉害。因为,他们在下面的网点多。农村里的百姓不知情,加上员工有任务,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理财产品期限一般是三到五年,至于利息,现在也就在3%-4%左右,不会太高的,比定期要好一点。”这位读者颇为无奈地说。
显然,正如这位读者所说,部分群众去银行存钱,其主要目的还是将钱放在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存”的意义更大一些,至于稍许利息,更多的是附带意义。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生了许多意外,部分群众由于不了解理财产品,在业务员的怂恿下,甚至在没有看清楚协议的情况下,就购买了理财产品。这种把变存款为理财产品的事,一旦之后违约,轻则收益全无,重则无法随时取出,甚至要付违约金。
理财产品和储蓄之间是有巨大区别的,两种产品针对了不同的人群,并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想投资、高效增值,可以选择理财产品。想随需随取,可以选择普通储蓄。但是如果在他人的干扰下,将彼此错位,那不免让人感到不快。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的状况。
先说2012年的理财产品发展情况。和2011年相比,2012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稳健发展期,产品发行规模继续稳步攀升,但增速已大幅回落。从发行主体来看,去年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保持稳定,仅较2011年度增长近2%,占比则由上年的35%降低至不足29%。股份制银行产品发行量维持稳定增长,共发行10495款产品,较上年增加21%,占比达36.3%,仍稳居第一。
从效益上看,去年由于我国多次降息,加上受到监管的限制影响,去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中位数由年初的5.2%下降到四季度的4.3%水平,仅12月份受年末效应推动回升至4.5%。和2011年底水平相比,各主要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调一个百分点左右。简单一点说,就是从去年开始,高效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少了。
而从今年的情况看,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趋势。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从2013年1月份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量价齐跌”收益率失守5%。
当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高低,并不能说明理财形势的好坏。因为,从金融市场来看,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过高,同样隐含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这其实非常好理解,高收益,总会伴随着高风险,世界上没有既赚钱又没有风险的好事。
那么,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让自己有收益的同时,又不冒风险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
首先,购买理财产品应该明确理财目标。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非常多,收益各不相同,让人眼花缭乱。市民在购买之前,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想要达到多少收益?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可以接受的理财期限?明确了这三个问题,就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次,应该选择成熟可靠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有优有劣,为了避免风险和损失,市民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充分了解该理财产品的运作情况、客户的口碑,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应该仔细查看理财产品的说明、协议。可以说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许多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总会有业务员不停推荐,给出种种美好的承诺,但是不管业务员讲的有多好,最终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是白纸黑字的协议。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仔细阅读该产品的说明和协议。(记者 方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