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鹤阳 王巾豪 通讯员 姜玲
连日来,在屏门乡隐将村,村民们穿梭于海拔1000多米的烂漫菊丛,欢声笑语与簌簌采摘声交织成一副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隐将村的紫菊花成为市场上的“俏货”,其关键在于“仿野生生态种植”模式。这里海拔高,远离污染,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十分契合紫菊花喜凉、喜净的生长特性,种出的紫菊花口感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的永印家庭农场负责人罗来印介绍,销量最多的一天,他早上就发了17单货。
紫菊花不仅畅销,还切实带动了村民就业。据了解,围绕这50亩紫菊及其他作物种植,基地平时固定用工达十几人,到了紫菊花采摘、覆盆子采收等农事高峰期,用工量增至六七十人,雇佣人员均为周边村落的村民,有效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隐将村村民罗有梅表示,在基地不仅工作方便,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
此外,该基地已形成“多品种协同发展”的种植格局,除紫菊花外,覆盆子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前胡种植面积150多亩。这种种植模式既规避了单一品种种植的市场风险,也为乡村产业发展筑牢了“压舱石”。
目前,紫菊花采摘正酣,采收后的新鲜花朵将被送往市场加工点进行加工。隐将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控制加工品质,让隐将村的紫菊花更好地走向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