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俊
据报道,县中医院继全县首家医养中心正式启用后又推出了“早间门诊”服务,以错峰就诊缓解晨间高峰压力,缩短患者等待时间。这一举措看似门诊时间的调整,实则是该院医患价值理念共生的深化实践,是服务理念、人文关怀、医疗生态的重构,是“中医药+”全周期健康服务网络建设的节点创新。
早晨就诊高峰是县级医院的普遍痛点,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上班族等群体,排队耗时长可能延误病情或影响工作。该院通过纪委书记每周一接待日收集患者建议,形成“需求洞察、快速响应、持续优化”的闭环,直接回应了群众赶早不赶晚的就诊习惯,提供黄金半小时错峰就医窗口,配套专属挂号和线上预约,实现即到即看,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化需求。这种弹性化安排,全时段服务网络的构建,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差异化需求的精准对接。
早门诊的开设,分流了高峰时段患者,缓解了日间门诊压力,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患者省时与医院提效的双赢局面。早门诊以“患者需求响应”为起点,通过时间、空间、资源的系统重构,将医患关系从传统的“供给-接受”转变为“协作-共享”;患者获得了可及、高效、有温度的服务,医院提升了运营效率与社会影响力,构建了高度契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
县中医院的早门诊,本质上是一场与群众需求的双向奔赴,是洞察需求的早一步、响应痛点的早一刻、传递温暖的早一程,是服务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结合点。早门诊以“时间弹性为切口、需求精准为导向、价值共生为内核、全院协同为支撑”,实现了从单一服务变革到系统性健康治理的跃升,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又一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