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关于聋哑外卖小哥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杭州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点外卖后接到了几个没有声音的来电,本以为是恶作剧,忍不住发了脾气。后来看到外卖员的短信才知道他是聋哑人,因为沟通不便,只能通过打电话来提醒顾客外卖已经送到。这位网友在自责的同时,也呼吁大家给“聋哑外卖员”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这则消息之所以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感动于外卖企业没有将聋哑人士拒之门外,并且给他们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则是被聋哑人士自食其力的劳动精神所打动。他们没有因为身体上存在的缺陷而自暴自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勤劳与毅力,创造人生价值。
针对聋哑外卖小哥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消费者除了要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之外,还可以尽量到楼下取餐,减轻他们的工作量。同样,外卖企业也应该提供更多便利,比如为其配备事先录好声音的录音笔,需要时可以对着电话播放,或者直接通过外卖平台告知顾客,送餐的是聋哑人士,提醒顾客注意查看短信等等,提高残疾工作者的职场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