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踏访平型关:聆听胜利的回响(中)

  1937年,信心比金子还要宝贵。

  “白崖台村到了。”进村路上,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副馆长白卫疆向记者介绍道。

  在这座土坡围绕的村落里,一间不起眼的砖房静立在初夏的阳光里。砖房外侧白墙上的红字引起记者的注意——“平型关大捷胜利的消息从这里向全世界发出!”

  这里是八路军115师机要处旧址。1937年9月25日,一串急促的电波从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砖房中发出,划破了晋北阴沉的天空,也划破了笼罩在一个民族上空近百年的失败阴霾。

  老同盟会会员、时任第二战区战地动员会主任范续亭得知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后说:“八路军的大捷……使日寇知道中国大有人在,锐气挫折,不敢如以前那样的长驱直进。”

  “1937年,信心比金子还要宝贵。平型关的胜利,给了很多人信心。”白卫疆说,“信心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的价值难以估量。那些坚定抗日的人看到我军胜利后会更加坚定,那些摇摆的人也会多一层顾虑……”

  这场胜利,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哪个政党是民族的脊梁,哪支军队是胜利的希望。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白卫疆告诉记者,这句民间口号在捷报传出后广为流传,通过平型关大捷,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心中树起了形象,立起了威望。

  据灵丘县志记载,1937年10月初至11月底,这个仅10万余人的山区小县,就有2000余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这不仅是兵员的突破,更是人民的选择——广大青年用脚步回应了“谁能救中国”的追问。

  不仅如此,正面战场的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大捷的鼓舞下,也斗志倍增;国际上,东南亚各国的爱国华侨,也纷纷捐钱捐物支援祖国抗战。“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正如聂荣臻同志在诗中所感叹,青年之血与战士之血,共同灌溉着全民族抗战的信心种子。

  当时,法国《人道报》有过这样的评论:“英勇的中国同志的民族精神,突然像一道新的万里长城耸立起来。”

  当胜利刻进民族记忆,自信的根须便扎进了神州大地。至1938年年底,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已经基本完成了战略展开,依托根据地的游击战不时奏捷,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完全落空。

  平型关大捷后,白崖台村一户村民像过节一样贴上新对联——

  上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下联:百折不回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

  和平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如今,行走在白崖台村,不再有紧张的战斗氛围,不再有枪炮声:白崖台村村民们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欢笑着,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淳周刊
渔旅融合:一条鱼跃出共富“传奇”
高温天气来袭,这份科学防护指南请收好
“萌娃”进厂探秘污水变清流
彩绘泥塑点亮童心
集训专职消防队伍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临岐服装加工工坊生产忙
变身“小小银行家”开启金融初启蒙
踏访平型关:聆听胜利的回响(中)
细观制饮大奥秘争做“护水小先锋”
今日千岛湖综合新闻02踏访平型关:聆听胜利的回响(中)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