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璇 通讯员 高铭
近期,安徽省六安市选派优秀乡村干部在我县开展第二批“沉浸式跟学”乡村振兴专题培训。3月12日,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在我县各跟学乡镇举行座谈会,对前三周的培训进行总结和反馈。
会上,六安市的乡村干部们纷纷表示,此次跟学实训受益匪浅,会将在淳安学习到的经验带回家乡,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的和美乡村。
“这次能有幸来姜家镇双溪村学习,对我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苏平村党支部副书记方权表示,“我坚信只要找准方向,坚定不移地秉持生态优先、民主治理、文化传承的理念,定能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我将把在双溪村学到的宝贵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作为,为推动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学习从来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两地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在汾口镇汾口村的稻虾养殖基地,汾口村党总支书记汪国平向六安市的乡村干部请教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技术要点。这既是汾口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本次“沉浸式跟学”两地共建的一个亮眼成果。
汪国平说:“我们村已经跟两批六安市的学员、村书记一起学习,这次他们还帮我们指导了稻虾养殖的技术。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学习‘走了一步’,那么我们向他们学习只需迈出‘半步’,希望后面有更多的村书记也能走出去看一看,多学习治理村庄的经验,多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为了提供优秀教学和优质保障,作为跟学乡镇之一的汾口镇以“三个精准”为抓手,全面助力培训走深走实。
“首先是组织保障精准对接,成立由9大办公室、14名镇村干部组成的服务专班,为跟学学员构建24小时的保障联络体系;其次是服务保障精准发力,提前协调镇域内各处教学点位,制定一对一学习路线图和日程表;最后是效果保障精准提升,通过‘跟学+座谈+实地探讨’的模式,成功达成稻虾综合种养、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合作。”汾口镇党委委员刘栩介绍道。
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跟学”即将进入尾声,接下来,双方干部将进一步抢抓时间开展工作上的经验分享和资源上的交流互动,在深化两地之间友谊的同时,争取有更多的成果转化,为两地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