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家的泥墙屋              
  □王丰

  老家的村坊,坐落在北南走向的山沟里。整个村坊,除了一幢幢坐西朝东的房子外,唯独我家那栋冬暖夏凉的泥墙屋,让我度过了快乐而有趣的童年。

  我家的泥墙屋是父亲准备结婚时盖的。听父亲说:虽然泥墙屋看起来简单,不需要什么砖头,但要造好是很有讲究的,造泥墙屋不仅泥要选得好,而且“创泥墙”的师傅更要挑得好。在我们村,打墙体的泥,几乎是到村头或村脚那个山头上去选那种很黄且又有黏性的泥。打墙体的师傅几乎都找村脚的王叔或隔壁村的叶叔。

  记得我叔叔家建泥墙屋那会,先是选泥,然后雇人去开挖。挖泥那天,上小学的我正好放假,于是我就很好奇地,跟着叔叔到挖泥现场。一到那里,发现挖泥的人好厉害,就两个人挖泥要供应五六个挑泥的人。而那些挑泥的人也是你追我赶,一路小跑,嘴里还喊着“快,快,快”。在泥墙地基上,那些拌泥的人也是顾不上与人说话,拼命用二指锄头敲打碎泥块,然后按一定比例放入石灰,洒上水,一遍一遍地拌均匀,最后火速将成熟的泥递给泥墙师傅进行“创泥墙”。

  后来还听父亲说,“创泥墙”是一门技术活,如没有出师的泥墙师傅创出的泥墙会很丑,凸出的地方如怀了几个月的孕妇肚,凹进去的墙面也似十年没吃过饭的讨饭哥肚皮。这丑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墙体很不牢固,有倒塌的风险,并且还成在安全隐患。

  叔叔的泥墙屋快造好时,是我小爷爷帮他盖石板的。小爷爷在后山石滩中取石板时,感觉特别小心,一把铁凿子慢慢地把石块层层分开,然后按大小、厚薄凿成石板,叫人挑回家后,好几个人再慢慢将石板传给屋顶上的小爷爷。因小爷爷的技术超好,盖的石板很像一片片鱼鳞,让人从远处就看到叔叔家的屋顶上有无数灰黑色的鱼在游动……

  虽然我家的泥墙屋没有叔叔家的新,甚至没有叔叔家的大,但那栋只有几十个平米的泥墙屋不仅让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同时也给我带来很多难以忘怀的乐趣。因为在它的屋檐下,我和同伴玩过踢皮球、打弹子游戏。在泥墙上我也画过画、写过字,并且还在蜜蜂打过的泥洞里用秸秆掏过蜜蜂,有时甚至爬到屋顶上帮妈妈摘过丝瓜、南瓜。在那栋泥墙屋里,我更是接受了父母亲的启蒙教育,学会了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法治时空
   第04版:副刊
“邻居”,留下来为我歌唱     
祠堂                     
鸟渡秋屏
颂“三中全会”
屋前的阿婆                
石门大桥
暮秋古银杏
秋游茶山
老家的泥墙屋              
今日千岛湖副刊04老家的泥墙屋               2013-11-16 2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