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城乡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鲜花寄托思念
  徐—马

  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祭祀活动已经开始。清明上坟是一种民族传统,可以慎终追远,亦可敦亲睦族。但少数人将清明祭扫泛物质化,上香烛、烧纸钱、送阴宅,甚至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就与现代的文明扫墓、祭祖活动不相符。

  国家将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旨在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千家万户和民族文化的根;旨在教育子孙后代不忘祖先不忘根。清明节更重要的还在于向已逝的亲人庄重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不仅是一种尊重生命的仪式,也是学习感恩的重要时机。

  清明节期间寄托哀思不应拘泥于形式,只要心中有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不妨献上一捧春天的鲜花,应该更有意义。鲜花当祭品,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这种通过鲜花当祭品把自己的哀思表现出来,既是一种时尚文明的方式,也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值得效仿。

  如今,“网上陵园”热了起来。可以通过播放录像展现死者生前的事迹、音容笑貌,拜祭也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想念,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网站瞻仰仪容。也有人在家里已故亲人的放大照片前,举办一场家庭追思会。翻阅一下故人留下的文稿、影集,放一段故人生前喜欢的音乐等,用这样的形式,一起怀念亲人的音容笑貌,这样的祭奠方式,既文明又节俭,效果也很好。

  缅怀养育之恩、追思先人功德,心祭重于形祭,尽孝不须厚祭,文明祭奠应该逐渐成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提倡文明祭祖,从心理上缅怀先人,在行动上善待老人,心怀感恩,真正做到尊老敬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金融广场
   第04版:副刊
爱军精武耀故土
淳安土话将制成永远的标本
传媒中心 工商窗口获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鸠坑“茶树王”炼成“千岛功夫”
青溪新城清明念好防火紧箍咒
秀水街上秀茶技八方游客皆留意
鸠坑乡茶季用电吃下定心丸
杭州文艺家喜当湖畔“采花郎”
书画名家收授残疾弟子
一盆蕙兰四十枝香气扑鼻路人痴
临岐镇走村串户为茶农进补
用鲜花寄托思念
立此存照
“冲刺健将跨栏手”依然充斥街头
今日千岛湖城乡新闻02用鲜花寄托思念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