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城乡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红的日子乐开怀
—— 威坪镇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见闻
  本报记者 徐丽 文/摄

  又是一年丰收之时,又是一年喜气满载。

  10月28日,秋茧开称收购之后,威坪镇的农民们放下手中的活,从桑田村野走来,参加第四届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

  激情腰鼓震天响,威坪雄狮壮豪情。威坪腰鼓队伴随着雄狮闪亮登场。威坪雄狮是该镇挖掘整理并参加首届千岛湖秀水节文化踩街的项目。腰鼓队是威坪虹桥社区组织的一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今天,在自己的家乡,他们更加激情豪迈。看,他们手中抖动的红绸,上下跃动,似火焰飞舞;听,雄浑的鼓点,击出他们昂扬的风貌。

  此番未歇,迎面又来了《方腊点将》。威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威坪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镇。威坪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时叫永平镇,北宋皇朝为宣扬“武德”,改“永平”为“威平”。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原威坪镇沦为水域,1982年,在原威坪镇东北方向虹桥码头,劈山平坡,重建新镇。

  “方腊点将”舞源于北宋的方腊起义。舞场上,“方腊”、“方百花”下令旗,点兵点将。其下,追随将士手持刀、剑、盾,随令旗而动,操练有素,场面十分恢弘。

  接下来是《罗神竹舞》。“罗神竹舞”是威坪民间一种舞蹈,发源于威坪镇汪川村。传说当时汪川一位家庭少妇,以一碗“老谷糠茶”招待上门的讨饭客“罗隐秀才”,并因此得到秀才指点:“竹林乃风水宝地,日后必儿孙满堂。”少妇遵指点,果然子孙满堂。后人为感恩,封罗隐为神,为其塑身立庙,并在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撑罗神竹”纪念活动,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今年,经挖掘与整理,“罗神竹舞”亮相今年秀水节。

  威坪河村板龙已久负盛名。今天,河村板龙又聚首盛会。河村板龙自古传承,每逢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河村沿溪农户家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至暮色降临,河村人将龙头与灯笼板凳衔接合为一体形成长龙,沿溪而舞,祈福讨彩。

  经过发展,威坪无核柿、山核桃、蘑菇、木耳等现代农业新宠让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今天,河村人民将他们的这些心头宝置于板凳,龙体相接,开心地展示给大家看。

  红红的年糕,红红的枣,红红的日子舞起来。最后,歌伴舞《红红的日子》欢腾而来。20位农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的舞蹈,笑容如花,激情似火。红红的队列,红红的轿,红红的盖头,经红的喜字跳。红红的糖葫芦摇啊摇,红红的酒杯映红了欢乐的眉梢,红红的太阳升起了,红红的日子越过越好。

  文化艺术表演后,还有更吸引眼球的农民体育运动上场。此中最开心当属背媳妇比赛。来自各村的农家老公们背上他们的媳妇赛跑,他们背的姿态各异,有扛的、抱的、骑的、背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各种姿态上场,他们跑的那个劲,那个乐呀,真是开心,当然,更把边上的群众乐翻了。

  还有背粮迎面接力、拔河、象棋、篮球、跳绳、慢骑自行车等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群众都开心乐意参与其中。

  农民体育文化艺术节项项内容离不开“农”字,项项内容精彩绝伦,展示今日威坪农民之风采,展现威坪人民昂扬的斗志与良好的精彩风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青溪文化
   第04版:专版
红红的日子乐开怀
南山区块道路怎么管?怎么走?
我县基本完成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
王家源菜农喜获丰收
红十字救护师资培训班开班
规划局规划管理科开展评议活动
威坪与深渡共创平安航道
泰隆淳安支行茶话会暖人心
由碾童案引发的思考
杀虫灯用上太阳能
鸠坑乡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
今日千岛湖城乡新闻02红红的日子乐开怀 2011-10-29 2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