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1年05月21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人教子方式拾趣
  方本昌

  古今许多有识之士都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寓教育于多种方式之中,被传为佳话。

  令教:三国时代的政治家曹操十分重才,对儿子要求也很严,还特地颁布了一个《诸儿令》,意思是:“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我虽都喜爱,但长大了能成材的,才一定用他。我这不是说二话,我不但对臣属没有偏心,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有任何偏袒。”

  铭教: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轼送他一个砚台,上面有苏轼亲手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表示一定不负父示,立志做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

  诗教: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常劝孩子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为此写了一首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孩子看了很感动,决心以此诗激励自己上进。

  联教: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要出国留学,临行前,冯将军亲自书联赠子:“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还语重心长地说:“这副对联是写给你的,也是给我自己的。要无我才能为民众、为大家,自己一点怨言也没有。”著名作家老舍也曾为儿女撰联云:“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不浪费,勤俭持家。”质朴的话语中蕴含着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愿。

  物教:唐太宗临终前,为了教育他的子孙不要奢侈,要节俭,特地命令将他平日使用的牛角梳、草根刷等极简陋的用品放在他的陵墓寝宫里,要子孙记住,永存俭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法治时空
   第04版:副刊
妈妈
盛夏说丝瓜
身份
名人教子方式拾趣
迷茫的累
夏天
摄影作品
剪纸作品
今日千岛湖副刊04名人教子方式拾趣 2011-05-21 2 2011年05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