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夏英,她教我怎么做纺织来料加工,让我在她的加工点上班,我每个月都有不少收入呢”、“她不仅帮我们创收,还特别乐于助人,我们有麻烦事第一个就想到她”……提起村妇联主席方夏英,左口乡龙源庄村的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都说她是大家最踏实的信赖。
巧思力行促增收
方夏英曾是一名裁缝师傅,自己开着一家小店,生意红红火火。2002年她当上了村里的妇联主席,在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外,她一直琢磨着如何为村民们多做实事。
考虑到村子经济基础薄弱、低收入户多、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都是身体不便的老人、带娃的妇女和身患残疾的村民,结合自己的缝纫专长,借助乡妇联的牵线搭桥,她当上了来料加工经纪人,带领村民们做起了来料加工。2005年方夏英创办了昌龙家纺厂,把懂点缝纫技术的妇女都吸收了过去。一些不会缝纫的妇女也想加入,她二话不说,手把手教她们缝纫功夫。为了给老人和残疾村民提供创收渠道,她还开始承接起套笔业务。
如今,方夏英的来料加工越做越大,共安置15名残疾人、32户低收入农户45人、70名固定加工人员,辐射带动周边村及千岛湖镇加工从业人员达140余人,发放加工费80多万元。在龙源庄等村,来料加工已经成了妇女老人农闲时的主业,平均每月都能增收1000余元,在不耽误照顾家庭的同时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扶助村邻似家人
方夏英是天生的热心肠,在村民聊家常时,一知道哪家遇到了难题,她马上就会想办法帮忙解决。有的村民家里没煤气了,她会打电话定好扛到家里;有的村民烧饭没菜油了,她会帮忙买好送到家里;有的村民家里突然断电了,她会查清楚原因找人解决……对身患残疾的村民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会挨家挨户走访,手把手教加工技术,一对一上门送货、收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大多数人家里的男人都在外面,平时碰到难处都没人帮忙,都是一个村的,我能帮一点是一点。”朴素的话语难掩她饱含大爱的善心。
今年上半年,洪芳兰老人在家中摔倒起不来,家人都在外务工,老人的儿子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第一个就想到了方夏英。得知情况后方夏英立即叫人抬起老人送到医院,并帮老人垫付了医药费。洪香花老人在地里拔豆子时不小心摔伤,难以走动,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方夏英。方夏英边安抚边问清楚老人的位子,以最快速度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大家都说方夏英是有求必应的“贴心管家”。面对赞美,方夏英说,自己只是习惯了做好事,只要乡亲们越来越富,日子越过越好,她做什么都值得。
村务民情挂心头
美丽庭院、垃圾分类是村里的常态工作,亦是妇联的主要工作。这两项工作在村里推行之初,很多村民因为认识不到位,不愿意配合,方夏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变村民们的认识、获得他们的理解,她开展了一场“攻坚战”。
每天中午晚上村民们在家吃饭时,也是方夏英最忙碌的时候。她带上美丽庭院的总体效果图、各种节点布置图、政策文件等,一户户地上门讲解美丽庭院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她还会给村民细细阐述该如何布置。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身患残疾的村民,她毫不犹豫地自己出钱出力来做好庭院美化。
在方夏英春风化雨般细致的劝说和多年良好口碑的双重作用下,村民们的思想工作逐渐被做通了,也开始配合起方夏英做好美丽庭院工作。
她到村民家里,淘出闲置不用的酒缸、瓶罐之类进行改良再利用,为大家设计各种“变废为宝”小创意,和村民一起动手把破酒缸拾掇成花坛,把破盘子挂上墙变装饰,把轮胎涂上各种颜色、拼接组合变造型,在推动了“美丽庭院”建设的同时,也助力了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