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和老王都是本土本乡人,他们用同样的方言“土话”来处理同一事情,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这里的关键是乡镇干部是否真的善说会说真正的“土话”。
乡镇干部善说“土话”,首先要学好说好当地方言。眼下,公务员招聘的户籍限制越来越少,乡镇机关干部队伍的组成来源日益广泛,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乡镇也存在着不同的乡音与方言。来自他乡异地的乡镇干部,如果不学好当地方言,则群众听不懂,沟通交流困难重重,工作成效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其次,乡镇干部善说“土话”,就要学好说好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使用的口头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成语、土语等,它不仅通俗易通,而且简明、形象、新鲜、活泼,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富有幽默感。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讲话和著作中,运用的群众语言很多,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也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群众语言的魅力。乡镇干部只有善说群众语言,群众才会愿听爱听乐听,才会喜欢你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你。
第三,乡镇干部善说“土话”,就要真知真懂并善说群众心里话。任何交流与沟通,只有说到点子上,说到交流对象的心坎上,人们才会听得进去,才会照话去做事。而这就要乡镇干部真正地深入于群众之中,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家人来看待。只有真知真懂群众心里所思所想所需,才能真正地说到群众的心里去,让群众在内心接受你。
是否善于说“土话”,不关乎你的学历与知识;是否善于说“土话”,体现的是我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本领!细细琢磨“做群众工作要善于说‘土话’”这句话,颇有深意。(万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