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零碎的儿时记忆之中,有这样的物件,是夜间出行的必备物品。当时,因没有手电,晚上外出,若没月亮,只能捡一根带上,用火柴极易点着,冬天往火盆里一塞,“扑扑”一吹也就着,到达目的地,用脚一踩火就灭了。此物,遂安当地的方言叫“炬杆”或是“炬骨”,因地而异,发言有所不同。在老淳安的发音中更多的是音同“麻吉管”。
每年秋季,葵花收回来后,村民们就把葵花杆捆起来扔到小溪里,用石头压住,大半个月以后捞出来,此时外边青皮已经浪去,用手指轻轻一剥,中间如海绵般圆柱形的芯便一根根翻出。去皮去芯的葵花杆洗净后,晒干就是炬杆(骨)了。从方言的发音来看,说“杆”是比较好理解的。而汾口那边说“骨”,其实也不费解,而且更具韵味,从制作工艺来看,最后剩下的是“骨”质的精华,便是褪去繁华而独留风骨之意,多少带些历史的沧桑之感。
那时邻村只要放电影,就会有一群好赶热闹的人约在一起去邻村看。尤其是在过年前,农闲之时,村民们有的是时间,所以记忆特别深。而年底也刚好是农历月底,天上没有月亮,晚上出村必定要带上炬杆(骨),以便回来走路有个照明。炬杆不是很经烧,一根长点的能点上一里路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同去的人都会带上一根,当一根烧完,另一根立马接上,真如一场照明接力。社会在进步,被赵本山大爷说成是家电的手电筒渐渐地在农村开始普及,炬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存在于人的记忆之中。有了手电筒之后,去邻村看电影也就不再结伴而行了。社会也就如此,当你能单打独斗的时候,集体的意识也就淡下去了。
如今的农村,路灯也不算什么稀罕事物,手电筒照样被淘汰。而在我的脑海经常浮现出一些儿时的画面,漆黑的夜晚,点点火光正在赶夜路,顽皮的小孩拿着燃烧的炬杆在黑夜里画出了美轮美奂的图案,这图案如流星般即刻消失在黑夜之中,留给黑夜瞬间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