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与乡愁——《瀛山随笔》自序

  章建胜

  瀛山,贡献了一首千古绝唱:“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这首脍炙人口又富有哲理的诗作,使此山始重,闻名遐迩。

  我是瀛山人,我深爱着故乡。我家住在瀛山之麓,瀛山、 瀛溪给我带来了创作冲动和灵感,《瀛山随笔》正是我挚爱家乡山山水水的内心宣泄和华丽表达。我坚持创作几十年,耳顺之年,集结为书,聊以记忆。《瀛山随笔》一书中,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非诠次;文字多记叙县域文史和乡间逸事,将这种钟爱故土、 缘厚情深的朴实情感进行集中表达。

  农村是片广阔天地,它能给人以灵魂自由驰骋的空间,乡间阡陌,能给人以精神上丰富的营养。故乡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情感内核。中国的文化、文学没有哪种情怀不陷入乡村松软的泥土,这是千古文人情感的殊途同归。农村给我们提供的是新鲜的空气, 是肥沃的、可以生长万物的土壤, 还有祖辈的根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 农民富裕,乡村振兴,城里人很难再看到阡陌小道,很难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眼下的乡村也是鳞次栉比的洋楼洋房。有人说中国人的“故乡”去哪儿了,再也找不到乡土的气息。实则不然,我们相信肉体之外精神力量的存在,相信文字的笔画永远流淌着返璞归真的热血,于是我们拿起笔,在素纸之上留下记忆和梦想,用文字去感受大自然的脉动,用墨迹去耕耘肥沃的土壤,用丝丝入扣的情感去描绘与我们同根相连的庄稼,用一篇篇散发泥土芬芳的文章还原完整的乡土情结。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我对生活充满热爱, 对故乡情深意切,常在乡野凡人小事中,找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瀛山随笔》其中有为政清廉且具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 如《忠孝一生心》《兄弟进士造福桑梓》《抗倭英雄“八大王”传奇》;有对大山的感恩, 如《读瀛山》《歙岭纪事》《“新安大好山水” 溯源》;也有对亲情、友情、恩情的珍惜,如《忆父亲》《清明祭》《悠悠恩师情》等等。这些鲜活的人和事都是乡土的符号,也是时代的元素,一个个真实的人和事构建了古朴的时空,使“乡愁”以形而上的修辞回到真实世界中。

  我力求通过一段段昔日生活气息的记叙,呈现乡村的生存状态,以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凝聚于叙述;更想在其中加以人生感悟,加以凝聚式思考,打开时间和世界的某一开端,勾勒乡间风情画面,为时代存照,以唤起人们对乡土、 对故乡共同的记忆。

  《瀛山随笔》内容涉及历史人物、乡土风情、山水景观、人生感悟。文章中有对一种情感、一个事件的追溯,有对农村变化发展历程的记录。《瀛山随笔》凝聚了我对故乡的深情和心血,但毕竟才疏学浅,书中缺憾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悦读
该铭记该宣扬该歌颂的
故乡与乡愁——《瀛山随笔》自序
今日千岛湖悦读04故乡与乡愁——《瀛山随笔》自序 2023-08-03 2 2023年08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