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乡安阳村150余亩的水稻基地葱翠盎然、生机勃勃,村“第一书记”方仲达每次来村里都要到这片水稻田转转。“方书记为这片水稻田出了很大力。”说起这片水稻田,安阳村的村民们不约而同为这个第一书记点赞。
“这150多亩的地荒着实在可惜,我们想想办法种点什么,用好这片土地为村里增收。”方仲达来安阳村报到上岗第一天,就拉着村书记和主任了解村里集体经济、孤寡老人等情况。从村书记口中得知,这里原本是用来“改田换地”,种过一季水稻,但土地贫瘠、收益不好,而且其中一个水塘漏水,不能满足水稻种植用水,就停了一季,一时也想不着法子。听到这里,方仲达果断决定要为村里好好经营这片土地。得到乡政府、村两委支持后,正式启动安阳村水稻种植项目,打造安阳村消薄增收基地。
万事开头难,为了开垦这片长期缺水的土地,方仲达多次奔走于帮扶集团,最终为村里争取到了15万元用于解决引水困难。春耕时节到了,设备也进村了,但迟迟等不到雨天,地里没法开荒,他心急如焚。直到一天晚上终于盼来了场雨,他次日一早就赶去村里察看。方仲达看到开荒的拖拉机师傅顶着大太阳连轴转,便上去帮忙,开起了拖拉机。为了做好水稻种植文章,他还买来书籍,学习病虫防治和产量提升的科学种植方法。汛期水位急速上升,他又开始担心田里的稻苗,经常打电话或者赶到基地察看生长情况。
方仲达早年服役于海军东海舰队舟山基地91703部队。在工作期间,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在单位内外留有良好的口碑。
如今,水稻葱翠盎然、长势喜人,可以预见金秋十月稻香十里的场景,他又和村里商量在“生态米”的宣传与包装上做文章,启动稻田认领计划,让更多的城市人体验乡村田园生活。这位争着开拖拉机的“第一书记”,真的“开”出了一条为民增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