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专题·小城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龙巷 挥不去的老淳安记忆
历史照片
历史照片
  □记者 汪苏洁/文 杨波/摄

  去年“五一”前夕,历时三年封闭式改造的骑龙巷慢生活休闲街区正式开街,成为千岛湖城市旅游的新地标。一年来,这条承载三代淳安人记忆“新”小巷,依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它散落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仍藏在人们内心深处,在时间的打磨下,显得尤为珍贵……

  122级露石阶梯、星罗棋布的小摊、淳安“老底子”美食……说起骑龙巷,淳安人脑海里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些“老元素”。虽说这条巷子一直在发展、在成长,两边都已换上充满现代气息的商铺,但自身韵味从不曾消失。

  骑龙巷和千岛湖同龄,1959年,新安江水库蓄水,两座千年古城沉入碧波,县政府搬到当时的排岭(现千岛湖镇),至此,骑龙巷所在的122级阶梯,就成为老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古朴的石阶上,记录着老淳安人的市井百态,留下了一个时代的难忘记忆。

  “骑龙巷”这一有趣地名并没有出奇的传说,这条小巷位于排岭半岛的排岭南路湖山公园塘边,排岭半岛地形似出水蛟龙,昂首向上,一排排山岭像龙的鱗甲,而当时排岭施家塘湖山一带是排岭制高点,酷似一个龙头。加上施家塘由两个水塘组成,像龙的两只眼睛,活灵活现。这条小巷又居高临下呈U字马鞍型,正好骑在龙的脊梁上,由此得名“骑龙巷”。

  “骑龙巷”一名并非原始地名,对淳安历史了如指掌的余年春说,“当年这一带有很多桃花盛开,而且地处山湾,所以又叫桃花湾,有‘排岭第一景’之称,后来才慢慢演变成小巷。”余年春对这条小巷最大的印象是每逢征兵,骑龙巷会变得格外热闹,一个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神气地走过这条小巷,奔赴祖国各地从军。

  “骑龙巷也是孩子们随时可以玩耍的游乐场所。”“80后”的方丽对骑龙巷的记忆是关于跑、跳、蹦、跃的动作,这些凝聚着无限动感的字眼,几乎是她童年时代对阶梯倾注的所有热爱。

  记忆中的骑龙巷石阶朝天,满阶地摊。从吃到用,土特产一应俱全,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老淳安人的“百货市场”。随着淳安发展重心的转移,加上小巷业态渐渐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商贩聚集的骑龙巷渐渐落寞。直至2019年,骑龙巷“换装”归来,这条小巷又有了新的“生机”。

  如今,骑龙巷“新元素”与“老味道”并存,咖啡馆、奶茶店、粥铺、花店等一大批时尚业态吸引了年轻人驻足,而淳安老底子“烟火气”也更加浓郁。一支手剥核桃、捣鼓芝麻的老营生队伍“活跃”在骑龙巷,至今已有40多年,商贩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卖的产品还是记忆里的样子和味道。如今她们也有了能遮风挡雨的固定场所,这支队伍的商贩全由左口乡的村民组成,她们为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左口帮。

  走近这些商贩,就能看到她们面前都摆着一大块圆粗硬木,旁边布兜里放着烘裂了缝的土核桃。她们拿出一个大核桃,放到圆粗硬木上,用薄刀对着缝敲击一下,“咯”的一声,核桃裂成两半,再用针把核桃肉挑到袋子里,半斤一袋备着,等候出入的市民游客来买。

  “为了赚钱养家,我们离开家乡来到骑龙巷,卖起手剥核桃。因为品质好,价格公道,我们的产品一直深受顾客喜欢。”68岁的洪哲梅在骑龙巷卖大核桃已有20多年,虽然年岁已长,也无需她再赚钱养家,但她觉得不能辜负那些喜欢核桃就着芝麻吃的淳安人,而且她觉得在骑龙巷必须有这支队伍在才会有老味道。

  改造不是彻底改变,而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我县改造骑龙巷的初衷,也是在骑龙巷留下洪哲梅这群商贩的原因。不止如此,里商仁灯、大墅竹编、王阜麻绣……更多代表淳安文化的非遗也被搬上了骑龙巷的舞台。

  如今,骑龙巷已“大变身”,正续写新的小巷故事,但它依然是人们记忆中的那条最熟悉、最亲切的巷子。当你行走于此,或拾级而上,或踏步而下,望着那些台阶,也许那些留在青石台阶上的记忆被来往的脚步不断打磨,但仔细看看,一砖一石板,还是带着浓浓的新安文化和老城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小城故事
   第04版:视读
骑龙巷 挥不去的老淳安记忆
来骑龙巷享受小城的美好生活
今日千岛湖专题·小城故事03骑龙巷 挥不去的老淳安记忆 2020-05-07 2 2020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