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青溪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山岛(七)
淳安县旅游文化研究会
  我们穿过“刚峰林”,去参观“济饥堂”。

  海瑞号刚峰,这片山岭取名“刚峰”,是淳安人一种情感的寄托。刚峰岭上千竿耸翠,万枝攒绿。“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苏东坡的生活情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品格追求。“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刚峰岭上的竹子,不是情趣的演绎,也非个性的峥嵘,而是淳安人心中一个美好的文化意象——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犯颜死谏的海瑞,早已化作刚峰岭上这一片朗朗清气。

  我们来到了“济饥堂”。

  “济饥堂”主要展示海瑞为了帮助百姓克服饥荒而开发的农特产品。根据海瑞《淳安政事录》中“草木济饥赋”记载,海瑞在淳安任职期间,曾发生大面积自然灾害,洪水淹没了农田,百姓流离失所,若不及时解决温饱问题,百姓大量外流将严重影响生产恢复。海瑞心急如焚,深入民间调查、问询、探寻,发现黄荆叶、葛根、松花粉、麻栎果等大量山货可以加工成食物,于是发动乡民上山采集,经加工,制作出神仙豆腐、葛粉饼、孝母饼、松花粉饼、状元菜等,成功帮助百姓度过了灾年。如今,海瑞当年开发的食品通过改良,加工成有机、绿色的“名湖”系列土特产,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

  走出“济饥堂”,我们眼前是一座仿古凉亭——三不亭。“三不”就是“不偷、不抢、不讨”,这是海瑞在淳安极力倡导的社会道德基本准则,是海瑞治理社会所追求的朴素理想。四百五十年以后的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了更高的目标,但淳化民风仍然是基础工程。亭中匆匆过,“三不”留心中。“三不”很朴素,就像这座石亭。哲学家说,朴素是酝酿力量的源泉,是和谐社会的外晕与光芒。

  【龙山牌坊】

  抬头看,“龙山牌坊”赫然矗立在石阶尽头。据说这座牌坊,原系南宋年间淳安人方逢辰高中状元后皇帝赐建。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旧时龙山的石峡书院,曾是全国著名学府。龙柱和龙门立于龙山,就有了如此内涵:龙绕大柱,象征石峡书院的学子经过寒窗苦读,终将成为栋梁之材;状元及第日,便是身登龙门时。

  现在的牌坊是2000年改建的。皇帝赐建的牌坊,建于龙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龙门”。大家看,六根粗大的龙柱,分列石阶左右,预示攀登者“好事成双,六六大顺”。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是脚底生风,跃跃欲试吧!

  那么,请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跨上“龙门”前的三级平台,穿过龙门,去体验古代学子“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的艰辛和喜悦吧!

  【石峡书院:正门-概况-书院正厅-书院学堂-先贤祠与三县魁-居仁斋】

  现在我们来到了石峡书院正门。

  始于淳安大山里的负薪苦读,最终走向北京的《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著名书法家邵华泽中将,为“石峡书院”题写了新的匾额。两侧的楹联,说的是这样一段佳话:

  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淳安人黄蜕中了“榜眼”。事隔三年,淳安人方梦魁、方逢振兄弟俩同登进士榜,方梦魁继而中了头名状元,被宋理宗赐名方逢辰。咸淳元年(1265年)淳安人何梦桂考上了“探花”。当宋度宗得知何梦桂和黄蜕、方逢辰同出石峡书院,龙颜大悦,立即题匾并御赐一联:“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石峡书院从此声名远播,成为全国著名书院。

  石峡书院悠久的历史,始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原址在龙山北麓,因“其地俯临石峡”而得名。书院创建伊始,内设知行、颜乐两堂,配设居仁、由义、复礼、近知四斋,以及周、程、张、朱四先生祠,自宋代创建,历经元、明、清和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八百多年历史,其间虽有废时,但又数次重建、重修,直到1959年新安江水库形成,石峡书院沦入水域。

  眼前古朴典雅的石峡书院,是2000年6月破土动工,2001年6月建成的。书院占地11000平方米。一厅一堂(书院学堂)一祠(先贤祠)两斋(复礼斋、居仁斋)组成的这座徽派建筑,秉承“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宗旨,它的砖瓦、梁柱等材料全部来自淳安乡间的古祠堂。重建的石峡书院,过去那份影子还在,在青砖黛瓦的颜色中;过去那份韵味还在,在榫卯斗拱的细节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青溪文化
   第04版:专版
吸引文艺人才 彰显文化底蕴
水下的狮城和岸上的姜家
龙山岛(七)
民间文艺“天地”宽
徐贯尚书一品冠群僚
房屋所有权证遗失公告
今日千岛湖青溪文化03龙山岛(七) 2011-10-29 2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