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
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客来
  一酸

  1 往灶坑里添把柴,隔着灶门能听见灶肚里火焰声,呼呼作响,像劲风掠过山林时,唱起的欢快山歌。火焰透过灶门孔,明灭的光影里,可以感知它们的欢快。

  外婆笑了,要来客了,要来客了。外婆嘀咕着,生怕我没听到。这灶坑,今个儿叫得这么欢,肯定有客要来。

  真有客人来就好了。桌上会多几个菜,说不定会有肉,还说不定,外婆给客人下鸡子茶时,我还可以喝点蛋糖水。

  十几岁的记忆永远那样鲜活,尽管时间过去快四十年,这一幕时常在记忆里浮现。这样类似占卜的“预言”,在那时的农村司空见惯。灶坑呼呼作响的火焰,不小心多拿了一双筷子、多拿一只碗,都可能成为有客来的预言,甚至连打个喷嚏也是有意味的。

  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的年代,这样的“占卜”是生活的一部分,似乎不可缺少,带给人们一些别样的乐趣抑或是希冀。尽管外婆的“预言”往往以失败告终,但从来没有人追究它灵不灵验,就像地里庄稼,并不是所有的勤劳,都肯定有好收成。老天经常会给平淡枯燥的生活带来些许不确定的色彩,那样才具备了人生的意义。

  而作为“占卜者”来说,也不会因为多次的失灵,而放弃这祖传的预言方式。就像一场淋坏了心情的雨,也总能找到一些让自己心宽的理由。外婆就总把失灵归咎于自己,而把快乐留给他人。

  但那天下午,外婆预言有客来的那个下午,真有客来了。

  我跟小伙伴正在村口玩耍。一个老婆婆带着个小女孩进了村。那女孩跟我差不多年纪,扎两根辫子,辫子系着彩绫,特别漂亮。当时我在想,如果那彩绫是妹妹的就好了,妹妹爱漂亮,但没有系头发的绫子。

  那个老婆婆问我,法林家怎么走。我摇摇头。那时,我不知道法林就是外公的名字。

  刚路过的一位大人,你个傻子,还不去告诉你外婆,来客人了,法林不就是你外公吗?

  我看着老婆婆,从她眼神里看到了与外婆一样的慈祥。我转身就疯狂地往前跑,边跑边喊,外婆,你说中了,真有客人来了,真有客人来。

  我兴奋,一路疯跑回去,满脑子闪过的不是鸡子茶,而是那呼呼而叫的灶孔火焰,那真的“灵验”了。

  2 1993年中秋前一个月,我到了宁波,在江东区曙光路80号。

  中秋前一天,收到另一座城市同学的来信。简短的问候外,说要在国庆期间来我所在的城市看我,却没说具体哪天。本来计划好的出行,只得无奈放弃。因为回信已来不及了,从这座城市到那座城市,一封信起码要四天。没有微信,没有QQ,也没有手机。唯一的办法是“等”。

  每天躺在寝室里,看着天花板。 思绪便如水,渗进那些纹路里,在迂回曲折的纹路里来回游走。同学到哪里了?会不会已经抵达了这座城市,正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街道上,或许跟我的思绪一样迷失在这座城市如同森林般的建筑群之中。渴望着下一秒的敲门声,能够将自己从纹路的丛林里解救。

  “咚咚咚”,敲门声一起,我便从床上跃起,来不及穿鞋,就冲向门口。古人倒屣相迎,我却赤脚开门。古人倒屣,足见以诚待人,我赤脚开门,却一副狼狈相。开门的瞬间,看到门口站立的人时,一股凉意从脚板一直往上窜,那是来自水泥地面的嘲笑。来的并不是我要等的人,而是来串门的其他寝室的同学。

  “你怎么没出去?”每次开门,都有人这么问我。而我的回答也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客要来!”国庆三天,转眼就过了。要等的人,终究还是没来。

  节后第三天收到那同学的来信:实在抱歉,中秋晚上喝多了,把来看你这事给耽搁了。

  3 搬进了新房,一百多平米,上下两层。平时就一家三口,显得有点空荡、冷静。父母偶尔也进城来看看,但当天就回。

  正月里,走亲戚完全成了过场,拎点礼品,放下就走。客人是什么?曾经做客的感觉,在现代人心中已经荡然无存。

  要增加点人气,朋友这么对我说。什么是人气?不就是多几个人来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十几位同学挤在只有二十几平米的单身宿舍里,汗味酒气烟味掺杂在一起,那真叫人气。

  时间向前,手机有了,千里之外瞬间就能通话。汽车进入家庭,几百公里不再是距离。有客要来,已经不再需要用“占卜”来预测,也不用书信通知,用几天时间做好心理和接待准备,但仍可能会落空。

  现在,一个电话通知,几分钟客人就站在了门口。客人与主人的身份,已经湮没在了信息交换之间。

  防盗窗、防盗门、摄像头,人世间似乎被一张网给网住了。人与人的关系,固定成了网上的结点,位置固定,关系固定。像防盗窗,永久地定格,冰冷的寒光时刻提醒,那是一道不可逾越、不可触碰的网,屋里屋外的人被有形的网和无形的网同时隔开。

  正月假期接近尾声,想给屋子增添一点人气,给几个同学打电话,邀他们来家坐坐,叙叙旧,顺便在家吃个饭,显摆一下放下多年的厨艺。纯粹的坐坐,没有邀他们来做客的意思。被喜宴、乔迁、寿宴困惑着的人们,对邀客总有些心理上的抵触,却又拉不下面子。虽然喜宴的请柬早就被人称为“红色炸弹”,但这“轰炸”面却越来越广。

  多麻烦呀,出来吧,我们去那个新开的酒店,那里的菜品不错,再邀几位同学一起聚聚,算是过完年了。果然,同学的回答是这么干脆。

  “有客来”,这成为现代人的奢望且愈行愈远的心理障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乡新闻
   第03版:人物
   第04版:文苑
有客来
图片
忙年货
今日千岛湖文苑04有客来 2020-01-15 2 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